中國音樂地圖 聽見國樂之大地 管子與嗩吶 郭雅志

中國音樂地圖 聽見國樂之大地 管子與嗩吶 郭雅志
  • 副標題管樂大師郭雅志音樂作品
  • 110
  • 藝術家郭雅志
  • 樂風傳統民樂
  • 類型傳統民樂
  • 時間2021
  • 價格
  • 副標題管樂大師郭雅志音樂作品
  • 點擊次數:  更新時間:2021/12/13  【打印此頁】  【關閉

詳細描述

0:00
0:00
  • 山丹丹開花紅艷艷
  • 江河水
  • 六字開門

瑞鳴音樂

 

聽見國樂之大地·管子與嗩吶

——東方黃土地上生命的吶喊,在西方的教堂上空回蕩

 

這一片大地,黃土已沉積了千萬年,來自歷史深處的風聲簌簌而過,顯得遙遠而凝重。從神農嘗百草到堯舜禹定都,從三晉分合到逐鹿中原,從北方游牧民族相爭到唐高祖起兵……它見證了多少朝代更迭、烽火云煙;它也見證了多少人安邦平天下、鞍馬定乾坤,又或是憋著血淚走西口,走出一段段可歌可泣的傳奇。

一個游子,漂泊半生,曾多少次夢縈,回到熟悉的家鄉。這一片大地,將一把黃土貼在心窩,訴說內心深處的眷念。異國他鄉雖多姿多彩,卻時常感到彷徨,兒時唱過的歌、聽過的曲、看過的戲總是涌上心頭,一個個熟悉的曲調化作苦澀的悲吟,管子與嗩吶響起,孤寂的心隨音符激烈地跳動,抖落深埋的淚和思念。

國樂大家郭雅志,出生于山西晉中,孩提時曾學吹圓號,又在藝校、劇團打下音樂基礎,精通嗩吶、二股弦等樂器演奏。隨后走到北京,考入中央音樂學院,師從名家無數;繼而走到香港,獲聘為香港中樂團嗩吶首席;而后漂洋過海遠行美國,來到波士頓伯克利音樂學院深造。他不斷摸索著多元音樂融合之道,探尋著中國傳統樂器的世界表達。

瑞鳴音樂創始人、制作人葉云川,遨游天下,十數年來,在遼闊的音樂世界里攀登前行,而腦海中黃土地上古老的語言和歌謠卻愈發清晰,他希望那些被一代代傳唱的曲調得以傳承,生生不息。2019年發起《中國音樂地圖》項目,錄制橫跨中國南北西東,此次更盛邀郭雅志,以古老的管子與嗩吶發聲,融合世界其他樂器,深刻演繹黃土地上廣為流傳的經典樂曲。

2017年底,一輯《八千里路》,葉云川與郭雅志共同策劃,用管子、嗩吶與世界音樂對話,展現出多個文明的音樂旋律,嘉譽沓來。這一次,依舊是葉云川制作,依舊是郭雅志演奏,依舊是管子、嗩吶的主奏,依舊有世界樂器的參與,更尋得波士頓著名學院教堂中精心錄制,令古老東方民間曲調升華為殿堂級世界音樂。

行者走過八千里路,成熟,收獲滿滿,卻愈發思念那片生養自己的土地和親人,愈發體味到故鄉的牽絆。少年時離家,未曾想,一路向前,便相隔萬水千山。那片土地,恐怕白頭亦難歸還,人在異國他鄉,只能用音樂表達這深深的思念,用音樂訴說著眷戀。

這一次,來自黃河邊的管子和嗩吶,在異國他鄉響起,東方黃土地上的生命吶喊在西方教堂里久久回蕩。在呼吸之間,訴說著故鄉千年的悲歡離合,描繪著故鄉意蘊生動的民俗風景,淋漓盡致地釋放著自己炙熱的情感。在《夸土產》中,雅志用山西方言而歌,令人淚流,感慨萬千。晉劇曲牌、東北大秧歌,僅嗩吶一響,再無需過多伴奏和言語,便能讓漂泊已久的心靈找到歸宿。

《百鳥朝鳳》中,嗩吶與教堂樂器管風琴對話,一個如漂泊的靈魂,一個為神明而歌,卻水乳交融,不分彼此?!睹利惖乃矌鞝柛伞分?,管子、魯特琴、卡龍琴和諧共鳴,以充滿西域風情的音色奏出塔吉克民族的熱烈舞蹈,大部分即興演奏,那是情到深處的自然流露,無法再現。這些樂器同樣用在《三十里鋪》中,共同為真摯的愛情而奏,贊頌著陜北黃土高原上頑強的生命力量。

《六字開門》中,嗩吶和貝司激情碰撞,綻放出獨特的魅力,令人應接不暇,趣味的爵士風格,拓展了傳統樂曲的想象空間?!断胗H親》中,管子則和貝司深情地互問互答,感人至深。

《二月里來》《翻身道情》中嗩吶和多種民族樂器互通心意?!督铀分衅嗫嗟碾p管和清靈的古箏相伴泣訴悲鳴,讓人看見了民族的筋骨和魂魄,聽到了黑土地上歲月的深沉。

故鄉之外的世界很大,吸引著我們探尋遠方。但無論海角天涯,游子都帶著深深的記憶,從黃土地到黑土地,從太行山西到太行山東,從大海邊到高原上的塔什庫爾干,每一片故土都難以忘懷。

即使回家的路再漫長,總會有親人在等待著我們,那一片深厚的大地,生養我們的地方,永遠靜默地等待她孕育的每一個生命。

 

回家,麥穗已金黃,回到浸潤著父母的汗水和童年歡笑的地方,回到親人的身旁,回到養育我們的故鄉。

 

 

瑞鳴音樂